央廣網揚州3月29日消息(記者王錫斐)專精特新企業長期專注細分領域、創新能力強、質量效益好、發展潛力大,是推動江蘇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骨干力量。3月28日,“2024金融賦能制造強省行動專精特新專場”在江蘇揚州舉行,500多人匯聚一堂,共同探討金融如何助力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
活動現場(央廣網記者 王錫斐 攝)
目前,江蘇創新型中小企業3.8萬家,累計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9601家,有效期內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474家、全國第一。這些企業中,近六成建立了省級以上研發機構,七成企業專注細分領域長達10年以上,三成以上企業主導產品在全國細分市場占有率排名前三,形成了以“專精特新”為核心的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
江蘇較早啟動了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作。2023年2月,江蘇又發布專精特新企業培育三年行動計劃,大力實施優質企業梯度培育工程、特色金融助力工程等“八大工程”,強化專精特新企業政策扶持力度。“不管在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方面,還是在金融服務方面,江蘇都走在全國前列。”工信部中小企業局副局長牟淑慧說,金融賦能實體經濟是個系統工程,需要政府、金融系統、企業主體共同努力,同向奔赴,形成合力、才能實現多方共贏、長期可持續。
副省長胡廣杰致辭,他指出,金融賦能制造強省行動從去年啟動以來,為企業和投融資機構雙向交流對接搭建了良好平臺。今年我們還將聚焦新材料、軟件與信息服務、高端裝備等產業領域,持續深化系列行動,適時發布信貸需求和金融產品供給兩張清單,做強品牌效應,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深度融合。要進一步拓寬多元化融資渠道,開發多樣化金融產品,創新全鏈條金融服務,把金融服務真正做到專精特新企業“心坎上”。也希望各大金融機構與企業家朋友們持續關注江蘇、選擇江蘇、投資江蘇,攜手做實做優實體經濟,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為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貢獻更多力量。
近幾年,江蘇持續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打出“財政+金融”組合拳,推動中小企業強鏈補鏈延鏈。到2023年底,省普惠金融發展風險補償基金支持了2987家專精特新企業,發放了351.42億元的優惠貸款,平均貸款利率僅為3.81%。省政府投資基金累計投資了近300家專精特新企業,投資金額高達210億元。今年3月,該基金子產品“專精特新貸”工作方案出爐,最終17家銀行被遴選為合作銀行。現場,省財政廳、省工信廳和其中8家合作銀行代表正式簽約“專精特新貸”,為專精特新企業的高質量發展積蓄能量。
這是今年“金融賦能制造強省行動”的首個專場。“今年的關鍵詞是‘擴增量、提質量’。”省工信廳副廳長張星說。據了解,此后,聚焦新材料、軟件與信息服務和高端裝備的主題專場和依托“1650”產業體系品牌活動開展的產融對接將貫穿全年,輻射13市,圍繞制造業重點產業鏈上企業金融需求,探索更多金融服務方案,提升金融服務質效。
此次活動由江蘇省工信廳、省委金融辦、省財政廳、人行江蘇省分行、金融監管總局江蘇監管局、江蘇證監局、揚州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江蘇高投集團、江蘇股權交易中心、揚州市工信局聯合承辦。
編輯:莊濱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