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金融活水,澆灌制造之花。8月5日,2023年金融賦能制造強省系列活動啟動儀式暨生物醫藥專場在南京舉辦。本次活動旨在進一步推動產融合作。活動由江蘇省工信廳、省科技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江蘇證監局、省藥品監管局與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江蘇高科技投資高投集團與南京市工信局承辦,政府部門、金融機構、生物醫藥企業等各界人士300余人共同參與。
江蘇省副省長胡廣杰致辭
江蘇省副省長胡廣杰在致辭中指出,要認真落實省委十四屆四次全會部署,牢牢把握住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深入實施《加快建設制造強省行動方案》。生物醫藥是我省“1650”產業體系的重要產業鏈群,希望金融機構圍繞推動強鏈補鏈延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培育優質企業,聚焦生物醫藥產業重點領域以及前瞻方向,緊盯關鍵零部件、關鍵試劑等“卡脖子”環節,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及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做強一批“鏈主”型企業、做優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加大金融服務和產品創新力度。希望各地、各有關部門圍繞全省重點產業鏈群,深入開展金融賦能制造強省系列活動,努力形成品牌效應。期望各大交易所、銀行券商、投資機構、基金公司等機構持續關注關心江蘇,把更多的資源投放江蘇,促進政策協同、資源對接、信息共享,推動政產學研用金深度融合。
上交所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董國群致辭
“科創板支持江蘇科創企業發展成效顯著。”上交所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董國群在致辭中表示,從江蘇科創板發展情況看,呈現出“走在全國前列”的良好態勢。目前江蘇科創板上市公司總數全國第一,達106家,總市值邁入萬億元大關。董國群說,上交所將構建常態化聯合培育機制,為江蘇不同類型不同階段的制造業企業提供專業、高效的資本市場服務,助力企業在關鍵領域發揮補短板、鍛長板、填空白的作用;做好江蘇制造業企業債券融資支持,提升科創債的全鏈條服務質效,為江蘇債券項目落地提供專業支持與指導。
深圳證券交易所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李輝致辭
會上,深圳證券交易所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李輝發表致辭。他說,近年以來,深交所始終把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擺在最突出位置,聚焦先進制造、數字經濟、綠色低碳三大重點領域,服務廣大高新技術企業,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做優做強。他介紹,深交所一直高度重視江蘇資本市場的服務工作。2017年,深交所研究提出對接江蘇“金融新高地”專項合作方案。2019年,共建江蘇基地揭牌以來,累計開展資本市場培訓培育活動百余場,服務企業千余家次,覆蓋各級各地政府部門和主要市場機構。
全國股轉公司副總經理,北京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孫立致辭
全國股轉公司副總經理,北京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孫立說,截至目前,北交所已有上市公司210家,聚集了一批優質創新型中小企業,其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占比超四成,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占比超過八成,體現了資本市場服務中小企業普惠金融的理念,高效促進了中小企業創新資本形成。
目前,包含北交所在內的交易所市場、新三板市場和區域股權市場,形成了對不同成長階段,不同類型的科技創新企業的全鏈條服務體系,持續增強資本市場服務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能力。未來,北交所將繼續深化與江蘇省的合作,加大江蘇省企業掛牌上市服務力量投入,助力更多江蘇創新型企業抓住北交所高質量擴容的機遇期,共同培育一批標桿企業掛牌上市。
香港交易所聯席運營總監陳翊庭致辭
會上,香港交易所聯席運營總監陳翊庭在致辭中表示,江蘇省聚集了眾多的戰略型新興產業,擁有豐富的上市后備資源。目前,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江蘇省企業已經突破了100家,一共融資超過3800億港元。另一方面,通過香港交易所與內地交易所建立的互聯互通機制,現在已經有超過300家的內地上市江蘇省企業被納入了滬深港通,使境外的投資者可以分享江蘇省企業的發展紅利。她介紹,今年上半年,香港交易所已經迎來了118家醫療健康公司在香港上市,IPO融資額超過了2600億港元,其中江蘇省在數量和IPO的融資額方面均遙遙領先,分別占了整個香港市場的15%左右。
系列活動正式啟動
今年上半年,資本市場“江蘇板塊”發展勢頭強勁,A股上市企業達678家,新增上市企業和首發募集資金數量均居全國第一。此外,江蘇新獲評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95家,總數達到1504家,居全國第二位;高新技術企業超過4.4萬家。
活動中,江蘇省副省長胡廣杰,江蘇省政府副秘書長鞏海濱,中國證監會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管部主任魯頌賓,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周健,國家藥監局食品藥品審核查驗中心副主任崔浩,上海證券交易所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董國群,深圳證券交易所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李輝,全國股轉公司副總經理,北京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孫立,香港交易所聯席運營總監陳翊庭上臺,共同啟動“金融賦能制造強省系列活動”。
簽約儀式
近年來,江蘇多部門協同作業,加快培育上市“后備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也與北交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本次簽約是為了幫助更多江蘇創新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在北交所上市、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通過一系列合作舉措,簽約各方將攜手為江蘇企業創造更加良好的發展環境,吸引更多的資本和資源投入到江蘇的創新創業領域。同時,也將為投資者提供更多的投資機會和選擇。
隨著金融賦能制造強省系列活動的舉辦,金融賦能制造強省的品牌形象將不斷提升,為江蘇制造強省建設匯聚更多金融活水,助力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基地揭牌
今年上半年,資本市場“江蘇板塊”保持強勁勢頭,新增上市企業和首發募集資金數量均居全國第一。為更好地推動“江蘇板塊”的發展,服務更多企業邁向資本市場。
活動中,全國股轉系統、北交所與江蘇高科技投資高投集團共建的江蘇創新型企業發展基地正式揭牌。該基地的建立,將成為北交所在江蘇第一個與省屬國有創投高投集團合作的企業上市培育基地,有助于發揮創業投資專業力量及資源整合作用,形成與北交所在南京、蘇州等地設立的與政府合作服務基地資源互補、優勢放大的良好格局。活動同步揭牌的還有全國股轉系統、北交所與江蘇股權交易中心共建的江蘇企業培育基地。
簽約單位:國開行江蘇省分行與南京江北新區生物醫藥谷聚智園;工商銀行江蘇省分行與江陰高新區;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與泰州生物醫藥產業園。
簽約單位:盈科生物、關懷醫療與國壽股權;斯杰生物、百賽飛生物與華泰紫金;高峰醫療與達晨財智;智核生物與元禾資本;博奧信生物、百寧盈創、清普生物與毅達資本。
當前,江蘇正在打造“1650產業體系”,對金融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融資渠道更加多元、產品更加豐富。在活動的簽約環節,多家生物醫藥企業與金融機構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廣大金融機構將利用自身的資源和專業能力,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和服務,幫助企業實現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和市場拓展,共同探索創新融資模式和業務合作模式。
為進一步促進江蘇生物醫藥企業與資本的順暢對接,充分發揮江蘇生物醫藥投融資大數據中心的融資對接功能,會上正式發布了江蘇生物醫藥投融資大數據中心2.0。
江蘇生物醫藥投融資大數據中心2.0
會上,江蘇生物醫藥投融資大數據中心2.0發布。該大數據中心自2019年起,在江蘇省科技廳、工信廳、金融局、藥監、證監、市場監督管理局以及國資委等部門支持下,由高投集團承擔建設。大數據中心1.0重點整合了工商、研發及投融資數據,實現了對江蘇優質生物醫藥企業畫像及產業現狀的實時展現。
據高投毅達研究院博士后丁竹介紹,該平臺利用大數據技術和線上線下聯動的方式,匯聚和整合各類創新資源,為江蘇生物醫藥企業提供綜合性投融資服務,包括行業研究、路演對接、培訓交流和上市培育等融合性投融資服務。在1.0的基礎上,江蘇生物醫藥投融資大數據中心2.0將數據調用范圍從江蘇拓展到全國甚至全球,數據調用量從200萬擴展到2000萬、數據分析維度從10個擴展到60個,并繪制了完整的生物醫藥產業鏈圖譜,助力產業強鏈補鏈延鏈。
生物醫藥產業是事關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性高科技產業。近年來,江蘇把生物醫藥產業作為優先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重點培育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加以推進,產業規模總量、企業創新實力、集群培育成效均保持全國領先。在活動的專題分享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應漢杰、恒瑞醫藥高級副總裁兼全球研發總裁張連山以及中信證券首席醫療健康產業分析師陳竹介紹了各自領域的研究成果。
中國工程院院士應漢杰演講
“生物經濟將成為數字經濟之后最有潛力的技術經濟。”應漢杰院士強調,生物經濟是通過現代生物技術合理配置資源,遵循綠色環保可持續的理念,以生命科學和生物研發與應用技術為基礎的、建立在生物技術產品和產業之上的經濟,是一個與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信息經濟相對應的新的經濟形態。當前,生物經濟的發展藍圖日益清晰,蘊藏著巨大的經濟、社會潛能。隨著多元化的金融資源和社會資本的進入,新一代生物經濟將茁壯成長,萬億級別市場有望快速發展。
恒瑞醫藥高級副總裁兼全球研發總裁張連山演講
張連山從中國生物醫藥行業近年成果、行業政策與資本市場的影響、中國生物醫藥的“創新力”三方面介紹了中國生物醫藥行業發展現狀。他指出,創新藥研發的推動因素主要包括疾病譜的變化、基礎研究、生物技術的發展和醫藥產業集群高度聚集。在相關政策、產業環境等因素刺激下,國內創新藥產業開始呈蓬勃發展之勢。
他認為,中國傳統醫藥企業正處于轉型升級關鍵時期,一方面,國家集采、國談從政策方面倒逼傳統企業必須加快創新轉型升級;同時,創新藥是高風險、高投入、長周期的行業,資本市場的反應向來是敏感的,因此出現短暫“遇冷”,但相信隨著整個行業健康地發展、整合,會有更多的資本參與中國生物醫藥創新。
中信證券首席醫療健康產業分析師陳竹演講
陳竹則強調了金融賦能在醫療健康產業中的重要性。他提到,醫療健康產業的投資將進一步凸顯高確定性和價值錨定,并建議提前布局行業中可能的“隱形冠軍”。他判斷,結合共同富裕的主基調,深度變革的醫療政策的改革方向和趨勢性都已逐步明朗,A股生物醫藥領域發展料將走出新的篇章,圍繞國產自主化、國際化、高端制造、普惠醫療等優勢賽道布局的優秀企業也料將逐步進入發展的新高潮時期。
他認為,新冠疫情過后,國家對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投入明顯增加。醫療大基建預計將為3-5年內行業發展的重點催化劑,也將進一步打開相關細分行業的中長期發展空間。細分領域龍頭公司的競爭優勢將逐步顯現,優質的企業會用業績的持續高增長來消化估值。
活動現場
據悉,“金融賦能制造強省”系列活動將持續進行,未來將有更多的專場活動面向不同領域,助力省產業的轉型升級。系列活動將進一步促進金融機構與企業的深度合作,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步伐加快。隨著金融賦能制造強省的不斷深入,江蘇制造業將更具競爭力和創新力。在金融“活水”的澆灌下,江蘇制造業將以更加高昂的斗志和積極的態度迎接挑戰和機遇,全面深化產融合作,培育創新動能,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將使江蘇制造業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的制造業高地,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詹超)
央廣網:https://apicnrapp.cnr.cn/html/share.html?id=28707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