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做爰视频www片,女女爱爱,最新国产精品亚洲,巴巴在线电影

金融回歸常態化將增強支持實體經濟力度
2014-10-22

9月發布的金融數據呈現出回歸常態的特點:當月新增存款恢復正常水平,較以往季末月大幅下降,貨幣供應量M2增速也趨于平穩;社會融資規模同比有所下降,但貸款占社會融資規模比重同比、環比均明顯上升;銀行間拆借回購利率環比同比均下降,回歸正常狀態。 貨幣供給、融資需求、市場利率三方面的常態化有利于增加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因為非理性或波動性過大的金融數據會導致決策偏差,降低資金的使用效率。

新增存款同比下降,應歸因于糾正存款偏離度新規的效果。在史上最嚴厲的針對存款沖時點的監管政策要求下,商業銀行季末新增存款大打折扣——9月新增存款9243億,僅為6月新增存款的24%、3月新增存款的25%,為2011年末以來的季末月最低值。銀行存款沖時點行為受到硬性約束后,以往靠理財或同業存款在月末時點轉化為一般存款的“虛增”存款不再有效,這在某種程度上讓時點存款回歸了理性和真實。9月M2同比增速12.9%,環比上升0.1%,非常接近政府控制目標13%。由于與存款的高度相關性,9月新增存款同比下降,按理M2增速也會下降,但卻比8月上升0.1個百分點,而用公布的M2余額實際數計算同比增速只有11.6%,低于公布的12.9%,原因何在?答案在于央行網站發布的數據的備注項“本月M2同比增速根據可比口徑計算”,8月數據并沒有這項備注,說明央行考慮到銀行沖時點存款減少將降低M2絕對值,因此對數據作了技術處理,以免M2突然失速,引起各界不必要的爭議和猜測。而沖時點存款本來是臨時性的,現在只不過恢復到真實水平,這使統計數據更真實客觀,具有更強的可參考性,有利于提高宏觀貨幣政策的準確性。

今年前三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同比減少1.12萬億,主要是信托貸款同比少增1.23萬億,這反映了影子銀行體系規模增速放緩。信托貸款的資金來源相當一部分是銀行同業投資和理財投資,但近期銀監會對同業和理財業務的監管不斷趨嚴,銀行這兩項業務監管套利的空間縮小、難度加大,加上經濟增速下行、部分企業出現債務風險、銀行不良率上升,導致銀行風險偏好下降,對同業和理財表外業務的風險控制更加嚴格,信托貸款的增速顯著放緩,同比下降77%。除信托貸款以外,未貼現的承兌匯票同比也少增5173億,這主要是因為承兌匯票通過“貼現”轉入表內,某種程度也反映了企業的貸款需求比較疲軟,銀行只能通過貼現增加貸款投放。7月社會融資規模數據最能反映這一特征:新增貸款僅2731億,而當月未貼現的承兌匯票下降4157億,說明當月企業貸款需求較弱,銀行只能以貼現貸款的方式占用信貸額度,致使未貼現承兌匯票下降較多。

從融資結構看,由于社會融資規模中信托貸款等表外融資規模的同比下降,貸款融資在社會融資規模的比重相應上升。前三季人民幣貸款占同期社會融資規模的59.8%,同比高7.7個百分點。月度數據更能反映出這種趨勢性特征:上半年各月人民幣貸款占同期社會融資規模的比重在70%以下,到了三季度各月均上升到70%以上,9月達82%。這反映了表外融資規模的壓縮,企業更依賴于貸款融資,對于實體經濟而言,有利也有弊。好處是在以貸款為主的融資體系中,由于銀行貸款的風險管控更嚴格、透明,整個金融體系的信用風險更可控。弊端是原來的影子銀行業務支撐了相當一部分企業的融資需求,在信托等融資規模下降后,這部分企業融資需求可能受到擠壓,需要以其他渠道填補,而貸款等正規融資規模畢竟有限、且信貸的風險控制嚴格,企業未必能獲得需要的融資。

因此,在前期影子銀行業務風險需要消化、表外融資規模受到約束的情況下,我們不能因噎廢食,斷了企業的融資渠道,而應增加對實體企業的資金支持,除了增加信貸投放,更需拓展以債券發行和股票發行為主的直接融資渠道,做好相關的市場機制建設,激發市場活力,降低企業交易成本,鼓勵一部分大中型企業以直接融資方式獲得資金。同時,隨著理財、同業、信托等非信貸融資業務走上規范發展的道路,在完善風險收益匹配、信息對稱透明等機制建設后,可以增加非信貸融資渠道的規模,發揮其對傳統信貸的補充作用。

對于企業融資而言,利率下降有利于提振企業的融資需求。9月,以同業拆借和債券質押式回購利率為代表的銀行間市場利率較上月均顯著下降,這是7月以來連續第二次下降,已較7月下降近50個基點。自去年6月“錢荒”以來,銀行間市場加權平均利率最高曾達4.28%,隨后逐步下行,9月降至3%以下,恢復到相對正常的水平。銀行間市場的利率下降,一方面是因為社會融資整體下降,對整體資金需求下降;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央行開始引導市場利率下行,通過連續的定向降準,公開市場操作以及9月向五大行投放5000億常備借貸便利(SLF),為市場提供了充足的流動性,增加資金供給,市場利率自然下行。而在數量工具以外,近期央行還連續下調公開市場正回購的中標利率,有意引導短期市場利率下降。在相對寬松的貨幣環境下,這有利于銀行的去杠桿化操作,將部分表外信貸轉入表內,使融資體系信息更透明、風險管理機制更健全,這有利于金融體系的長期健康發展;對企業而言,銀行負債成本下降將傳導至企業融資成本,有助于降低企業的債務負擔,增加企業投資能力,激發創新活力。

新增存款、M2剔除了水分,社會融資規模結構趨于合理,影子銀行業務納入規范發展軌道,這些都為金融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創造良好的環境。(騰飛:中國光大銀行總行計劃財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