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快遞業尚無上市公司,“中國物流百強企業第23名”的宅急送可能會帶這個頭。10月16日,宅急送獲得上海復星高投集團、招商證券、海通證券、弘泰資本、中新建招商股權投資基金的聯合投資,金額可能達10億元。宅急送希望能夠在2017-2019年“成功轉型,實現上市”。
據稱持股不超30%
復星高投集團官方微博10月16日簡單地披露了此事,“長期以來,復星對物流行業一直保持高度關注。此次投資宅急送,是復星繼韻達快運、菜鳥網絡之后在物流行業的又一布局。”招商證券、海通證券、弘泰資本和中新建招商股權投資基金未官方宣布這一消息。宅急送和五大財團,均未披露投資額、股權結構。
宅急送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民營企業,擁有“中國物流百強企業第23名”等榮譽,建有華北、華東、華南、東北、西北、西南等六大區域組成的全國性網絡格局,內陸地區網點通達市縣,沿海地區網點深入鄉鎮,覆蓋的城市、地區為2000多個。
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今年5月9日刊登了《宅急送總裁陳顯寶:宅急送再出發》一文,其中指出,“2005年,業內開始有南順豐,東申通,北宅急送的說法。”
陳顯寶在該文中稱,“目前真正職業的快遞民營企業只有順豐和宅急送,雖然"四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匯通、韻達的合稱)規模較大,但它畢竟是加盟體系。順豐、宅急送和"四通一達",是在3個不同領域里的代表。順豐是標準的快遞業務,做得最好,"四通一達"主要做淘寶業務。宅急送過去在B2B中做得最好,經過兩年探索,宅急送新的戰略方向已很堅定,就是以COD(快遞代收貨款)為核心的B2C業務。”顯然,宅急送不是小規模資金所能“誘惑”的。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物流聯盟專家委員會主任黃剛昨天稱,五大財團此次持有宅急送股份“不超過30%,總額約10億元。”
2010年,淘寶入股星晨急便快遞公司的資金額為3000萬元,而后海航高投集團為收購天天快遞60%股份付出約8000萬元,再由馬云、郭臺銘等參與的百世物流,收購匯通快遞70%股權花費了1500多萬美元。
自2010年以來,民營快遞行業進入了并購潮,除了韻達快遞、匯通快遞、天天快遞,還有鑫飛鴻快遞、CCES等中小型快遞公司被重組。有觀點認為,快遞業已經出現“強者恒強,弱者恒弱”的局面,排名靠后的快遞公司更熱衷于引資。
形成宅急送新發展戰略
據了解,經過半年多的接洽,北京宅急送快運股份有限公司與上海復星高投集團、招商證券、海通證券、弘泰資本、中新建招商股權投資基金達成戰略合作意向,并形成宅急送新的發展戰略。《快遞雜志》公號上張貼了合作簽約現場的照片。
宅急送接受5家財團投資,其新戰略被概括為“四項基礎,一個主體,兩個協同”。四項基礎建設是:以產品為導向,以信息化為紐帶,以快遞為平臺,以網絡為基礎。一個主體工程是指倉配業務。兩個協同是指發展國際業務、快遞業務。
由快遞員走街串巷收件送件,不是宅急送的強項。在電商平臺上,賣家也較少首選宅急送。宅急送未來的發展核心是倉配業務,“一是基于宅急送傳統項目物流的基因;二是基于長期B2C業務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核心能力;三是基于未來的商業銷售及服務模式。”
專家分析,未來商業銷售模式渠道主要分成O2O、純線上、純線下等三大類型,隨著電子商務和移動互聯的發展,O2O模式將逐漸成為大型生產和經銷企業的主流模式。“宅急送發展倉配,不是重返2007年前項目物流的老路,而是發展具有快遞屬性,兼容B2B、B2C、O2O需求的三類物流服務模式。宅急送的整體產品定位,是訂單收集分配系統+倉配一體化+貨到支付的三位一體。”
宅急送的快遞公司基因,注定其不會放棄快遞業務。“倉配和國際作為宅急送發展的核心戰略,離不開快遞平臺和網絡的支撐,快遞業務不作為核心戰略但影響核心戰略,所以不能夠忽視快遞體系建設,宅急送對于快遞業務的定位是穩健發展,對于快遞平臺的策略是穩健投入。”倉配、國際、快遞的發展將是宅急送戰略執行過程中的核心主線,將通過體制、機制的作用,解決好“三駕馬車”的有機融合。
快遞業至今無上市公司
5家財團投資宅急送,也向整個快遞物流行業傳遞出信號。
快遞公司人士稱,國務院決定國內快遞市場對外資進一步開放,其背景是,快遞服務的提供主體主要是順豐、申通、韻達、中通、圓通等中國民營快遞公司,外資快遞公司在中國國內業務方面一直未能勝過中國民營快遞公司,中國民營快遞公司則在國際業務上未能趕超外資快遞公司。
2013年,中國快遞服務企業累計完成業務量92億件,市場規模升至世界第二位,同比增長61.6%。2014年上半年,快遞業務量完成59億件,同比增長53.7%,已超過2012年全年業務量。2015年,快遞行業有望產值達到280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39.4%。但是,國內至今沒有快遞類上市公司,這種空白給予各路資本遐想空間。
根據宅急送昨天發布的“兩個三年”發展目標,2014-2016年是“戰略落地,重塑品牌”,2017-2019年是“成功轉型,實現上市”,要在第一個三年的基礎上,基于已經建設的核心能力,伴隨時代的變革和商業模式的改變,核心能力與客戶需求逐步匹配,成為主流的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的銷售渠道服務商,形成倉配收入高增長曲線,實現收入、利潤雙豐收,最終實現上市。從而使復星高投集團、招商證券、海通證券、弘泰資本和中新建招商股權投資基金都可以分享到上市的溢價。